禪椅:身心塵外遠,歲月坐中忘
家具之中一位,既兼具了實用,又帶有獨特的禪意,它就是禪椅。
禪椅的坐盤寬敞闊大,因禪師盤腿坐于其中修禪而得名。后背和扶手均為空靈的框架,為打坐者隔出一個自我空間,可相對獨處,從容思考。
其從外域流傳而來,從唐代突破寺院的界限,應用至民間,至明代,成為文人燕居的主要坐具,通常被擺放于佛堂、書齋等宅院中的清靜處所。
紛繁人世,人生何求?惟求心常靜寂澄澈。坐于其上的人們,或是以此安頓心靈,化解塵世中的種種失意,又或是求一份出世的閑雅。
伍嘉恩女士《明式家具二十年經眼錄》中,就有這么一段關于禪椅的故事:禪椅來自安徽,上海行家梅家瑋在皖南地區搜索古典家具時發現,運回上海,怎料無人問津,只好以3000元賣給廣東江門舊市場雷姓家具商,香港業者蔣念慈北上買得轉讓給【嘉木堂】,時年1989。
此件禪椅特別寬大,陳設在【嘉木堂】廳堂正中,不久后就被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館長羅伯特·伯頓(Robert Burton)訂下。
陳列于嘉木堂的的“明 黃花梨玫瑰式禪椅”
極度簡約空靈的禪椅十分符合二十世紀極簡派藝術理念,被西方有心人士發現后頓時成為家具界明星,藝術傳媒寵兒,在無數書籍刊物中出現。
其后在1996年紐約佳士得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收藏專拍中上拍,經過激烈競投后被新加坡耿姓家族成功競得。時價27.75萬美元。而后許多年,禪椅便是不斷展覽,收藏,拍賣,易手,輾轉于各大藏家之手,足跡遍布歐美。
1996年紐約佳士得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收藏專拍圖錄中,使用的便是此張照片。因為印刷品收錄極多,這件禪椅可以算是家具圈人盡皆知的明星。它幾乎是家具界人們提到禪椅時的唯一代指。
400年前的作品,到如今仍符合現代的簡約之美。
禪椅的用材多取樹木的天然枝干,比如選材上,少雕飾而重材質,喜歡用色澤明亮紋理動人的硬木,來展現木質的自然紋理,暗合禪的清凈自然。
永華 禪椅(大紅酸枝)
在座面上更喜歡用正方形的椅盤型式棕藤軟屜的作法,寬大的坐面與藤編的柔和使得人在結跏趺坐時的更為舒適。結構上很少雕飾,以示質樸,所謂“素簡空靈”的風格,也更契合清修的意蘊。
圖片永華 禪椅(大紅酸枝)
僧人們修禪,以顯其誠;而文人禪修,其意終究不在遁入空門,更在于派遣世俗的苦悶與不如意,欲求出世的閑雅。對他們來說:有禪椅,則有禪意;人有禪,方得凈。
禪椅,不是佛道專用,也不是文人專屬。在廬室之中,置一把禪椅,可體悟其素簡的氣韻,感受其散發出來的寧靜、心境。
日常觀之,告誡自己,還需多一份謹慎、多一份自謙;坐于其間,隨心去看云起時,尋得內心安穩的歸處。
禪椅,相對無言,卻直抵人心。
下一篇:這種做工的紅木家具,原來更值錢!
返回列表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