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具行業黑話,你聽懂了嗎?
在浩瀚的中華文化中,家具不僅僅是生活的必需品,更是藝術的載體,尤其是紅木家具,它們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和匠人的智慧。
△名廣作·福到花架
當聽到名廣作的專員談起“三彎腿”“托泥”“刀牙板”等詞語的時候,讓不少人摸不著頭腦。今天,我們就來一起揭開一下紅木家具里這些專業術語的神秘面紗,帶大家走進中國紅木家具的世界。
三彎腿
“三彎腿”又稱外翻馬蹄腿,根據其型,取名為“三彎腿”。其整個腳型呈s形彎曲,由腿部從束腰處向外膨出,然后再向內收,收到下端,又向外兜轉,形成三道彎。這種設計不僅美觀,還給人一種靈動之感,且造型宛如馬蹄輕輕踏地,既穩固又富有藝術氣息。
△名廣作·五足圓香幾
束腰
“束腰”一詞源于古代女子的束腰習俗,而在家具中,它指的是面板下方的一道向內收縮的設計。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,就像女人的腰,有高挑的也有低柔的,為家具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韻味。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,它們往往搭配馬蹄足或其他裝飾,整體看起來既優雅又穩固。
△名廣作·1.26米條桌
托泥
托泥早在周朝就已現雛形。在桌案類家具的腿足不落地的情況下,隨附在腿足下一圈的木框結構作為承托,此木框即為“托泥”。而“托泥”的作用可使桌案的底部抬高于地面,提高了腿足的防潮和通風性能。
△名廣作·寶座沙發
牙子
牙子,位于家具立木與橫木交接處,是家具結構中必不可少的裝飾部件,具有支撐和裝飾兩個功能。牙子大致可分為:角牙、掛牙、站牙、牙頭及各種牙板等。
△名廣作·福到花架
牙板是家具面框下設置在兩腿之間具有結構功能的橫向裝飾構件,起到裝飾與支撐雙重作用。由于面積大,牙板的裝飾功能大大提高,為整體家具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
△名廣作·刀牙板小條案
搭腦與扶手
搭腦,裝在椅背上連接背板和立柱的結構部件,它就像是椅子的“大腦”,支撐著人們的頭部。而扶手,則是裝在椅子兩側,供人支撐肘部的部件,它們就像椅子的雙臂,給予人們最貼心的依靠。扶手形式多樣,有曲式、直式、坡式等,每一種都充滿了匠人的智慧和藝術感。
△名廣作·2米長方餐臺配椅
羅鍋棖
羅鍋棖,這一獨特的設計元素,源于對橫棖的巧妙運用。其中心部位稍高于兩端,呈現出優雅的拱形,就像一座小橋,連接著家具的腿柱。在北方,人們常以人的駝背為比喻,稱之為“羅鍋橋”,這一親切的稱呼也賦予了家具部件新的生命。
△名廣作·福滿方餐桌
除了以上這些術語,紅木家具的世界里還有許多有趣的名詞。比如“三屏風”,指的是由三扇屏風組成的座屏風;“扇面式凳”,則是凳面作扇面形的杌凳;“上箱下柜”,則是立柜上承有向上掀蓋的箱子,而不是兩開門的頂柜。這些名詞不僅形象生動,還充滿了文化的韻味。
△名廣作·花鳥沙發
中國紅木家具的專業術語,承載著匠人的智慧和藝術的美感。通過了解這些術語,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紅木家具的結構和工藝,還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和歷史。
△名廣作·花鳥沙發
王世襄曾說過:“研究古代家具,若能有所成就,必須從實物考察、文獻調研、工藝技法三方面結合,缺一不可?!痹谒磥?,收藏不僅是對物品的占有,更是對文化和歷史的傳承。對于我們而言,深入了解紅木家具構件背后的意義,比淺面地擁有它們更有意思。
下一篇:今日,衣架,還實用嗎?
返回列表>>